- 发布人:宣传部cc
- 时间:2020-12-05
- 点击:1159
- 来源: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根据中央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学校于本月组织开展了2020年“法治宣传月”活动,同步启动开展“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本周为全国第三个“宪法宣传周”,学校将本周政治学习的主题定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校党员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相关内容,同时继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党员同志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章《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一文。文章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是国家意志的最高表现形式。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党中央决定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前提下,通过修改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适应提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宪法保障。党中央建议对现行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是完全正确和十分必要的,对保证我国宪法始终是一部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推动我国宪法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研讨交流环节,公共教学部党总支第一党支部陆健同志提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法律。法律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法律与道德、风俗、宗教、纪律一样,都以有形的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法律的存在,整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宪法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今后,他将对宪法进行深入学习,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海门学院党总支高胜男同志提出,高校法治建设是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法治建设,首先要切实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应当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努力提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教育、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同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法治理念教育,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创新法律基础课程授课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司法机关、社区和法治教育基地等资源,使学生接触和参与社会法治实践,增强学生法治理念,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新法出台等机会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法制宣传氛围。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