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宣传部sj
- 时间:2025-09-24
- 点击:41
- 来源:
为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与育人能力,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涵,9月20日至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南京开展“铭记历史之殇,传承民族之魂”专题研修活动。教师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为今后的思政课堂注入鲜活的红色力量。学校五级职员赵峰参加活动。
缅怀航空英烈,致敬蓝天忠魂
9月20日上午,教师们首先来到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步入馆内,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让在场教师沉静下来。馆内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场景复原及多媒体影像,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美、苏等国航空勇士并肩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从“血洒长空”的英雄群像到“壮志凌云” 的战机模型,从泛黄的飞行日志到锈迹斑斑的航空勋章,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传递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在纪念馆的英烈墙前,教师们驻足凝视,墙上镌刻的3000余名中外航空烈士的姓名熠熠生辉。大家自发列队,向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航空英烈默哀致敬,深切缅怀他们为抵御外侮、捍卫领空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教师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抗日航空烈士们“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的精神,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宝贵素材,未来将把这份家国情怀融入课堂,引导学生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铭记历史伤痛,坚守和平初心
20 日下午,教师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300000”这个醒目的数字,如同历史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人们那段不能忘却的伤痛。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教师们依次参观了“人类的浩劫”“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展区,通过幸存者的证词、遇难者的遗物、真实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万人坑”遗址前,教师们神情凝重,纷纷低头默哀,以此缅怀在大屠杀中遇难的无辜同胞。馆内的“和平之舟”雕塑、象征生命的紫金草,以及出口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石刻,更是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和平”的深刻内涵。在场参观教师纷纷表示,将把这段历史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和平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追寻雨花忠魂,传承革命精神
9月21日上午,研修活动继续推进,教师们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纪念馆内,通过“信仰的力量”“使命的担当”等主题展区,生动展现了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
从烈士们用过的笔记本、穿过的衣物,到他们写下的家书、诗词,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在“狱中斗争”场景复原展区,教师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在残酷环境下依然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参观结束后,教师们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祭奠仪式,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敬,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感悟铁军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21日下午,教师们先后前往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新四军韦岗抗战纪念馆,追寻新四军的战斗足迹,感悟“铁军精神”的时代内涵。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教师们通过“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新四军在茅山的战斗历程”等展区,系统了解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苏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抗日的光辉历史。馆内陈列的新四军战士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反映根据地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资料,让大家深刻感受到新四军的优良作风。
随后,教师们来到新四军韦岗抗战纪念馆。这里是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进行的第一次战斗——韦岗伏击战的发生地,此次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南地区军民的抗日斗志。在纪念馆内,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等方式,教师们详细了解了韦岗伏击战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感受到新四军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灵活机动、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在韦岗伏击战纪念碑前,教师们聆听了战斗故事,重温了那段烽火岁月,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思政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为期两天的研修活动虽已落幕,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革命精神的洗礼却让全体思政课教师深受触动、倍感振奋。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更是一次思政教学素材的实地采集。未来,将把在研修中汲取的红色力量和感悟的革命精神,转化为思政课堂的教学资源,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鲜活的英雄事迹,让思政课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感染力,引导学生在红色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初心使命中勇担时代重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朱海燕 图:刘强、杨帆、杨雁斐 编辑: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