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正文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史寻薪传炬火”社会实践团开展“对话抗战老兵 赓续红色血脉”活动
  • 发布人:宣传部sj
  • 时间:2025-08-01
  • 点击:0
  • 来源: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7月28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史寻薪传炬火 青春践履润基层”社会实践团走进如皋,通过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沉浸式红色教育等实践形式,引导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血脉,强化使命担当。

钢铁运输线上的“汽车兵”吴继才

7月28日上午,实践团来到白蒲镇沈腰村探望95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吴继才。1951年,吴继才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在美军“绞杀战”的狂轰滥炸中,他与战友们昼伏夜行,用血肉之躯筑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敌机投下的炸弹就在车旁爆炸,但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物资送到前线!”老人颤抖却坚定的讲述,让同学们为之动容。当被问及当时怕不怕时,老人朴实地说:“那时候就想着完成任务,保家卫国!”这堂特殊的“运输专业课”,让交院学子们深刻理解了何为使命担当。

图片1_副本.png图片2_副本.png

 红色热土上的精神传承

7月28日下午,实践团走进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在讲解员带领下,队员们通过200余件珍贵文物、30余处复原场景,系统了解了江苏境内唯一中央序列红军队伍的奋斗历程。土地革命时期,红十四军在如皋成立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用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其间穿插的英雄故事,年轻战士为保护战友与情报壮烈牺牲的事迹,深深打动了青年学生,让同学们更系统地认识了本地红色文化,明确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

图片3_副本.png图片4_副本.png

青春对话中的使命担当

“这种‘口述史+实地研学’的实践教育,让党史学习从书本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带队老师宋宇表示。从抗战老兵的个体记忆到革命纪念馆的集体记忆,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党史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责任意识。正如刘昱同学所说:“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新生力量,我们要让‘打不断、炸不烂’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实践团还纷纷发起“银铃金辉映初心”红色记忆守护计划,将通过提炼红色精神,创新信仰公开课等方式延续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来源: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文:宋宇 图:周楠  编辑: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