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宣传部sj
- 时间:2025-09-29
- 点击:0
- 来源: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在关工委的指导下,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绿之声环保协会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环环相扣、内涵丰富的环保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以“联结世界,深耕本土,播种未来”为主线,巧妙地将国际视野、环保实践与青少年科普融为一体,构筑了一道从理念到行动、从校园到社会的立体环保教育体系。
认知引领,从国际到本土——携留学生走进环保馆
活动于9月10日在南通环境教育馆拉开帷幕。绿之声环保协会的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与语言优势,带领来自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开展沉浸式参访。通过志愿者的生动讲解,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南通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本次活动不仅搭建了跨文化对话的桥梁,也向国际友人展示了中国环保的“南通样本”,于交流中拓宽了环保视野,夯实了生态文明共建的理念根基。
行动落地,从校园到社群——空瓶回收与垃圾分类双线并举
理念落地,行动紧随。学院同步启动“校园—社会”双轨行动,推动环保意识转化为可感、可行的社会行为。
校园内行:绿之声环保协会在新生开学季发起“拒绝塑缚·绿色启航”矿泉水瓶专项回收计划。通过在报到区、宿舍楼、食堂广场等关键位置设置环保回收箱,并配备志愿者现场引导,鼓励新生从入学第一天起践行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将环保意识融入校园生活的起点。活动将绿色实践与迎新教育深度融合,以志愿服务形式助力“无废校园”建设。
社群中传:志愿者们同步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商铺与公共广场,以定点宣传、入户讲解和流动科普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推广。他们通过发放指南与现场演示,将专业分类知识转化为居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日常行动,推动环保理念从校园走向社会。
传承未来,从认知到守护——童心共绘水清岸绿
系列活动的终章在濠河畔展开。绿之声环保协会的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化身“小河长”,将河畔作为自然课堂,开展水质检测实践。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亲手取水、检测、记录,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探索的跨越。随后,一场热烈的“净滩行动”接续展开,孩子们弯腰捡拾、分类归置,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守护江海生态的实际行动。在净滩过程中,志愿者同步讲解微塑料污染与水体生态知识,让环保意识在行走与劳动中深植童心。
从“知”到“行”,从“传”到“护”,本次科普月系列环保活动生动诠释了现代环保事业的核心逻辑:全球视野思考、本地行动落地、个人习惯着力、代际传承不息。未来,绿之声环保协会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 图文:徐秋红 编辑:孙静)